桂林脚手架配件有哪些种类?立杆、横杆、扣件等功能详解
一、背景:脚手架配件的关键价值与应用场景
脚手架是建筑施工、装修作业中用于搭建临时操作平台的支撑结构,而配件作为脚手架的 “连接与支撑单元”,直接决定整体稳定性与施工安全性。其应用场景覆盖民用住宅装修、商业建筑施工、市政设施维护等,需根据作业高度、荷载需求搭配不同配件,常见配件可分为 “支撑承重类”“连接固定类”“安全防护类” 三大类,其中立杆、横杆、扣件是构成脚手架主体框架的关键部件,需重点掌握其功能与使用规范。
二、整理脚手架常用配件类型。
围绕“构建稳定框架,保证操作安全”的脚手架配件设计,主要包括以下几类:
承重类:承受脚手架的整体荷载,传递到路面,如立柱、横杠、扫地杆、立柱底座、顶托等;
连接类:实现各部件的可拆卸连接,保证框架的整体性,如扣件、连接盘、插销等;
安全防范类:防止操作人员掉落、物料掉落,如脚手板、安全网、挡脚板、防护栏杆等;
辅助类:提高施工效率和适应性,如斜撑、剪刀撑、可调底座(用于调平不平整路面)等。
其中,立柱、横杆、扣件是所有类型脚手架的基本配件(如扣件式钢管脚手架、扣件式脚手架),其功能适应性直接关系到施工安全,需要详细说明。
三、主要配件功能详细说明
(一)支撑承重类关键配件:立柱、横杆、扫地杆
柱子(柱子)-脚手架的“垂直载重框架”
功能分区:作为脚手架的纵向主要支撑,它主要承受横杆、脚手板和操作人员的垂直荷载,将重量传递到柱底和地面,这是保持脚手架垂直稳定的关键。
结构及使用要求:
材料多为 Q235 常见的低碳钢管(直径) 厚度为48mm/51mm, 3.0mm-3.5mm),要符合碳素结构钢的要求(GB/T 700)标准,确保载荷强度(单柱允许一般载荷)≥15kN);
施工时要保持垂直,垂直偏差≤1/200 架高(如 10 米高脚手架,误差不超过 50mm),而且相邻的立杆间距需要根据荷载计算(民用装修场景一般都是 1.5m-2.0m,严重的施工场景≤1.2m);
为了提高稳定性,立柱底部需要结合立柱底座(如钢板底座、可调底座),底座面积≥100cm²,防止柱子陷入路面(松软的路面需要铺上木方或钢板来扩大受力面积)。
横杆(水平杆)-脚手架的“横向连接和载荷传递模块”
功能分区:横向连接相邻立柱,形成标准框架。一方面承载脚手板和工作荷载,另一方面限制立柱横向移动,增强脚手架的整体抗侧移能力。
结构及使用要求:
材料与立柱一致(Q235 钢管,直径,厚度匹配),长度按立杆间距设计(例如 1.5m 对应立杆间距 1.5m 长横杆),确保两端与立柱紧密连接;
横杆需要分层设置,层间距(步距)根据工作高度确定(民用场景一般) 1.8m-2.0m,高空作业≤1.5m),而且同一层横杠需要保持水平,水平误差≤5mm/2m,防止局部受力不均;
在荷载传递中,横杠应均匀地承载脚手板的重量,严禁局部堆积超重物料(例如,单横杠上方的物料重量≤避免横杠弯曲变形,2kN)。
扫地杆-脚手架“底端稳定防线”
功能分区:设置在立柱底部的水平杆(分为垂直扫地杆和水平扫地杆),作用是连接底部立柱,减少立柱底部的基础沉降,同时阻止路面杂物进入脚手架底部,增强整体抗倾覆能力。
使用需求:
纵向扫地杆应沿柱内侧设置,远离地面高度≤200mm;水平扫地杆垂直于垂直扫地杆,设置在垂直扫地杆下,与立柱紧密相连;
地面不平时,扫地杆需要随地面坡度调平,但高低差≤50mm,防止立柱受力失调;松软的路面需要先夯实,再铺设扫地杆,避免脚手架因底部沉降而倾斜。
(二)连接固定类关键配件:扣件
扣件是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关键连接器。柱子与横杆、横杆和斜撑可以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固定。根据功能,可分为三类,以满足不同的连接要求:
直角扣件(十字扣件)-柱与横杆之间的“垂直连锁”
功能:用于立柱与横杆的垂直交叉连接,将横杆两侧固定在立柱上,形成斜角框架,是构建标准工作层的关键扣件。
结构和性能:
它由上盖、下盖和螺栓组成,由JGJ130制成(符合《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》。要求,抗拉强度≥335MPa);
安装时要拧紧螺栓,保持拧紧扭矩。 40N・m-65N・m(过于松动容易松动,过紧容易造成扣件断裂),单直角扣件抗滑承载能力≥保证横杠不跑偏,8kN。
旋转扣件(万向扣件)-斜撑与主框架的“柔性连接件”
功能:用于斜撑(或剪刀撑)与立柱、横杆连接,因可绕螺栓旋转调节视角(0°-180°),可以适应不同倾斜角度的斜撑,提高脚手架的抗侧移、抗倾覆能力。
使用场景:
剪刀支架主要用于脚手架外侧的设置(通常与路面成型 45°-60°角落),或者连接工作层周围的防护栏杆;
安装时要保证斜撑与主框紧密贴合,扣件的抗滑承载能力≥8kN,防止斜撑受力时滚动。
对接扣件(一字扣件)-钢管的“增加连接件”
功能:用于两根直径相同的钢管的垂直对接(如柱长不足时增加,横杆跨度较大时拼接),实现钢管长度的灵活适应。
注意事项:
两根钢管在对接时需要缝隙。≤2mm,并且对接扣件应设置在受力较小的位置(例如立柱对接绕过横杠节点,距离节点。≥500mm);
单对接扣件的抗拉承载力≥10kN,严禁用于弯曲位置(如横杠中间对接),以免扣件受力断裂。
(三)安全防范类关键配件:脚手板、安全网、挡脚板
脚手板-操作人员的“临时操作面”
功能:铺设在横杠上,形成水平操作平台,供人员站立,放置工具材料,需要具有防滑、载重的特点。
常见的类型和适应场景:
竹脚手板(竹条串制):重量轻(约 15kg / 块),成本低,适用于民用装饰等轻载场景(每块允许载荷≤2kN),但是要定期检查竹条是否牢固,防止断裂;
钢脚手板(钢板冲压成型):载荷强度(每块允许载荷)≥3kN),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(表面为防滑突点),适用于建筑施工等中重场景,使用寿命长。(≥5 2008年),但是重量比较大(大概) 25kg/块),需要多人合作铺装;
木制脚板(松木、杉木):韧性好,防滑性能好,但易受潮腐烂,需进行防腐处理,适用于短期工作场所,严禁在湿冷或室外长期使用。
“双屏障”,安全网和挡脚板-坠落防护
安全网:分为立网(设置在脚手架外侧,防止人员坠落)和平网(设置在工作层下方,防止材料掉落落落到下方人员身上)。大部分材料是聚乙烯塑料,网目密度高。≥2000 目 / 100cm²,要符合《安全网》的要求(GB 5725)标准,安装时应拉紧,无损坏,与脚手架连接牢固;
挡脚板:位于工作层外侧,高度≥180毫米,由铁皮或木板制成。它的作用是阻止工具和材料从工作层的边缘掉落,同时防止人员的脚伸出脚手架的外侧。安装时,应与脚手板的边缘对齐,没有间隙。
四、配件的使用和安全注意事项
合规性要求:所有配件必须符合我国的执行标准(例如钢管符合条件) GB/T13793,扣件符合 GB 15831),禁止使用锈蚀(钢管锈蚀深层≥0.18mm)、变形(钢管弯曲度≥3‰)、不合格的裂纹(扣件有裂纹)配件;
安装规范:根据施工方案,立柱、横杆、扣件之间的距离和连接方式应严格遵守规范,严禁随意更改(如私自扩大立柱间距)。;
定期检查:使用期间每周检查一次配件状态,重点检查扣件螺栓是否牢固,脚手板是否损坏,安全网是否完好,发现问题立即整改;
荷载控制:工作层荷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,禁止超载(例如民用装饰场景工作层均布荷载)≤2kN/m²),禁止集中堆放物料。
五、总结
脚手架配件的类型选择和功能适应,需要结合工作场景、荷载要求和安全标准:民用轻荷载场景可搭配 Q235 钢管柱,横杠直角扣件竹脚手板;加厚钢管、多层横杠应选用建筑施工等中重场景。旋转扣件(剪刀支架) 钢制脚手板,同时完善安全网、挡脚板等防护配件。只有保证配件功能达标,安装合规,才能保证脚手架整体稳定,为施工安全提供基本支撑。